「因為取代正在發生,時間不等人。AI 不會開玩笑,一下手後,就是吃乾抹淨,不會跟你客氣。」
AI這個趨勢,我認為對於全球所有國家的經濟結構會有翻天覆地的大改變,關鍵點是:以前你認為是內需型的產業,以後都不再是內需。什麼叫做內需型的產業?用簡單的話說,就是別的國家無法切入、做不進來的產業。當然像建築業都還是如此,AI跟資訊帶動的改革,會讓能被納入資訊類的產業都發生改變。例如電商,就是用資訊做通路;例如網路,就是用資訊做媒體跟廣告:例如線上學習,就是用資訊做教育。
通路、媒體、廣告、教育,這些傳統上被認為是相當內需型的產業,未來一樣可能是被外國企業所取代(甚至壟斷),特別是美國企業。所以我對美國長期發展是看好的,光是人才不斷流入美國,加上美國的「科技公司」吃掉超大塊的海外市場,這個國家就足以再吃香喝辣50年。不信,我剛剛說的那幾個產業,你是不是都可以對應到好幾家美國的公司?
事實上,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之外,多數國家在這次的經濟變局中,都很可能是輸家。我很難想像許多成熟國家的內需如果還被其他國家大幅度吃掉,會產生多大的外溢效應,可能我還得去研究一下實體貿易大幅度進步時候的全球經濟歷史才會知道。但不論如何,這場經濟戰爭跟因為交通便利而造成的運輸革命戰爭不一樣,地理環境完全無法產生任何效果,完完全全就是一場資本跟人才的戰爭,這個寡占會發生得非常快。
順道一提,以前我大學班上一位現在還在金融業的同學,最近也在FB發了文,他說,現在金融業要找的人,反而希望是工程背景,「對金融只要有興趣就好」。這句話讓我看得膽戰心驚。各行各業的鬼故事可能都正在發生,祝大家在見鬼之前,就已經做好收驚的準備。
https://www.inside.com.tw/2017/12/25/google-uac-is-terrible…